顛覆認知!最新研究證實:多吃脂肪竟能降低死亡風險?
最新國際研究發現多吃脂肪可能降低死亡率!顛覆傳統健康觀念的關鍵數據解析,教你正確搭配飲食比例。營養師提醒這些族群要特別注意...
顛覆三觀的新發現!脂肪攝取竟與死亡率成反比?
最近在醫學界投下震撼彈的《刺胳針》研究報告,徹底翻轉我們對脂肪的刻板印象!這項由加拿大麥馬士達大學主導、橫跨18國的超大型研究,追蹤13.5萬名35-70歲民眾長達7年,結果發現驚人事實:
關鍵數據大公開
- 🔥 高醣飲食族:每日碳水化合物攝取量最高組別,整體死亡率暴增28%
- 🥑 高脂飲食族:每日脂肪攝取量最高組別,死亡率竟下降23%
- 💔 心血管疾病死亡案例中,高達82.6%發生在高醣飲食族群
更讓人跌破眼鏡的是,飽和脂肪攝取量較高者:
- 整體死亡率減少14%
- 腦中風死亡率銳減21%
- 單元/多元不飽和脂肪攝取者也有近20%死亡率降幅
專家深度解析
這項研究特別針對「飲食比例」進行分析,發現:
- 碳水化合物陷阱:現代人愛吃的精緻澱粉(白飯、麵包、甜點)會快速拉升血糖,長期導致代謝症候群
- 脂肪新觀念:優質脂肪(橄欖油、堅果、深海魚)能提供持久能量,反而有助維持血管彈性
- 隱藏危機:研究未納入加工食品中的反式脂肪,這類壞脂肪仍需嚴格避免
台灣人該怎麼吃?
營養師提出3大實戰建議:
- 黃金比例:將每日脂肪攝取提升至35%,碳水降至50%以下
- 聰明選擇:
- ✅ 首選:酪梨、深海魚、冷壓初榨橄欖油
- ❌ 避開:氫化植物油、反覆油炸物
- 特殊族群注意:糖尿病患者仍需控制總熱量,腎臟病患者要留意蛋白質攝取
研究未說的真相
雖然數據驚人,但研究團隊強調:
- 追蹤時間僅7年,長期影響仍需觀察
- 未考慮運動習慣、基因差異等變因
- 各地飲食文化差異大(如亞洲多以米飯為主食)
貼心提醒:突然改變飲食比例可能造成腸胃不適,建議循序漸進調整,並搭配定期健康檢查監測身體變化。正在服用降血脂藥物者,務必先諮詢主治醫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