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手爸媽必看!寶寶副食品怎麼選?低敏食材清單&飲食禁忌一次搞懂
寶寶4-6個月開始吃副食品要注意什麼?公開醫師認證低敏食物分級表,避開蜂蜜、鮮奶等危險食材,新手父母一定要收藏的實用指南!
副食品怎麼餵才安心?3階段餵食技巧大公開
新手爸媽最頭痛的就是「寶寶第一口副食品到底該怎麼餵?」別擔心!跟著醫師建議的「333原則」就對啦~每天選3個固定時段、每次3小匙份量、連續試3天觀察反應。記得要用軟質湯匙餵食,千萬別用奶瓶喔!
副食品準備3重點
- 質地要夠細:4-6個月建議用「十倍粥」打成的米糊,像優格般滑順
- 溫度要適中:滴在手背測試,比體溫稍涼最適合(約32-35度)
- 份量慢慢加:從5ml開始嘗試,2週後可增加到30ml
超實用!低敏食材分級表(台灣版)
根據台大醫院小兒科臨床經驗整理,這些食材最適合台灣寶寶:
🟢【澱粉類安全名單】
推薦食材 | 注意事項 |
---|---|
白米 | 優先選無麩質品種 |
地瓜 | 去皮蒸熟可減少纖維 |
馬鈴薯 | 發芽部位絕對禁止 |
小米 | 需煮到完全軟爛 |
⚠️玉米容易殘留農藥,建議1歲後再嘗試
🟡【高風險蔬菜】
茄子、番茄等茄科植物含生物鹼,建議8個月後再少量嘗試。竹筍纖維太粗難消化,幼兒園前最好別給!
爸媽最常犯的5大錯誤
❌錯誤1:用果汁代替開水
柑橘類果汁酸性高,可能刺激腸胃,蘋果汁也要稀釋1:1
❌錯誤2:急著給手指食物
9個月前給米餅容易嗆到,磨牙棒要選「遇口水會融化」款式
❌錯誤3:自製副食品放冷藏
家裡做的副食品最多冰2天,冷凍不要超過2週
❌錯誤4:用調味料增加食慾
1歲前嚴禁鹽巴醬油,連昆布高湯都要過水稀釋
❌錯誤5:強迫寶寶吃完
寶寶轉頭、緊閉嘴巴就是飽了,硬餵可能造成厭食
特殊狀況處理SOP
🚨遇到過敏反應怎麼辦?
輕微紅疹→停食並記錄症狀
嘴唇腫脹→立即就醫
呼吸困難→直接送急診
📅過敏食材重試時機表
月齡 | 可嘗試食材 |
---|---|
7M+ | 雞肉、蘋果 |
9M+ | 豬肉、香蕉 |
12M+ | 帶殼海鮮、蜂蜜 |
營養師私房食譜大公開
🥣初階版:地瓜蘋果泥
- 地瓜蒸熟去皮
- 蘋果切塊蒸軟
- 加少量母奶打泥 ✨增強抵抗力首選
🥄進階版:雞肉南瓜粥
- 雞胸肉汆燙去血水
- 南瓜蒸熟去籽
- 混合十倍粥打成糊 💪優質蛋白質來源
醫師特別提醒
副食品階段「便便會變稠」是正常現象,但出現以下狀況要留意:
- 血絲黏液→可能食物過敏
- 白色顆粒→消化不完全
- 水便超過3次→暫停新食材
記得每次試新食物要選「早上時段」,萬一有狀況才能及時處理。副食品是寶寶探索食物的開始,多點耐心少點壓力,跟著專業建議慢慢來最安心!